近年來,漣水縣錨定鄉村振興目標,在抓好鄉村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讓瓜果飄香、糧滿倉廩成為漣水鄉村建設中最亮麗的生態底色。
一是做優特色農產品,繪就物阜景美的自然生態畫卷。近年來,漣水縣充分挖掘漣水生態資源富礦,以綠色生產理念為指引,培育出眾多“漣農優品”。其中,優質稻米和蘆筍產業最具代表性。目前,全縣蘆筍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成為國家設施蘆筍栽培標準化示范區,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在稻米產業發展上,通過精心選育南粳9308、南粳66等優質品種,大力推廣投入品減量增效、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直播稻控減等綠色有機生產技術,稻米品質實現質的飛躍,在多次盲測評比中脫穎而出、拔得頭籌。去年,建成了40萬畝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截至目前,全縣已擁有65個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綠色農業發展成果斐然。
自去年起,漣水縣擁有3個生態農業試驗單元,成功探索出“糞污—沼液—作物”的生態循環模式。今年,又新增8個生態農業重點單元,預計全年農田退水利用面積將超34萬畝,新認定生態農產品基地達3萬畝以上,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有望突破80%,讓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護實現和諧共生。
二是做強食品加工業,構建工農互促的產業生態格局。漣水縣聚焦“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堅持招商選資與本土培育“雙輪驅動”,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去年,全縣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營收196.47億元,同比增長8.06%。在招商選資方面,秉持“提著籃子選菜”的精準招商理念,全方位宣傳推介漣水“米面肉菇筍水酒”7大優勢農產品,精心繪制產業招商圖譜。依托食品產業園平臺,充分發揮產業資金的杠桿效應,靶向開展精準招商,成功吸引威爾森變性淀粉、眾興菌業等農業龍頭企業落戶。此外,憑借漣水特色農產品的獨特魅力,先后引入和培育了蓋世、純粒、果全等30余家上市公司和行業頭部企業,以高質量產業生態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在本土企業培育方面,注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支持今世緣酒業開展綠色有機認證,其對開、四開、V9系列白酒成功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成為全省首家獲此殊榮的酒企;同時,統籌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全力打造“漣水大米”品牌,隨著品牌影響力的持續提升,“漣水大米”正逐步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三是構建鄉村新風貌,培育內外兼修的人文生態沃土。近年來,漣水縣深入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堅持以點帶線、以線擴面,穩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目前已有20個村是省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方面,積極爭取政策支持,高標準建設灌排暢通、交通便利的農田生態設施;整合農村人居環境獎補、一事一議等資金,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讓鄉村顏值不斷提升。
拓寬富民富村業態是“三農”工作的核心任務。漣水縣以經濟薄弱村“五強五促”提升行動為抓手,不斷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涌現出周集村、鹽店村等一批集體經濟發展典型。特別是“村企聯建”模式成為漣水特色,今世緣酒業、眾興菌業等龍頭企業與村集體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有力帶動農民增收、村集體致富。去年,105個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全部超過3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全省縣市區中位列第10位。
在提升自治治理水平方面,該縣多部門協同發力,農村基層治理能力和鄉風文明程度顯著提升,“費莊六點半課堂”“洪濱紅色代辦”“周集積分制”等一批獨具特色的鄉村治理品牌競相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