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以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為抓手,大力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標準保護、高水平服務,努力提升全市知識產權工作能力和水平,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力。2024年,全市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2125件,同比增長45.3%,增幅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企業發明專利增幅達80.29%、位列全省第一。
高質量創造是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錨定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目標,我市整合“7+3”先進制造業集群、“353”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1650產業體系的2567戶重點企業,瞄準1033個高價值專利IPC分類號,通過“一對一”輔導的形式,幫助企業申請發明專利。引導高校、科研機構加快實施以產業化前景分析為核心的專利申請前評估制度,切實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建立知識產權信息共享機制和協同推進機制,強化科技、工信以及知識產權等部門專利申請質量信息通報制度,修訂完善《淮安市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指導意見》,優化淮安市重點產業發明專利布局項目設置,引導企業加快專利轉化。
圍繞重點產業,我市構建專利導航矩陣,出具企業知識產權微導航報告書70余份,指導金湖縣開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工業自動化儀表專利導航,賦能產業創新發展。邀請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專家來淮發布化工新材料產業專利導航分析報告,惠及全市企業90余家。抓住金融生態改革機遇,聯合金融機構在各縣區開展“政銀企”對接,全力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目前已經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合作,將企業的普通專利通過質押融資的方式轉化成高價值專利。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促進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市知識產權局聯合市中院印發《關于強化數據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召開“加強協同配合 護航創新發展”新聞發布會,建立健全在“總對總”平臺上組織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并及時登記錄入工作機制。實施政企協同品牌守護工程,邀請淮鋼特鋼、漢邦科技、井神鹽化等35家企業代表共同簽訂《政企協同品牌守護合作框架協議》,有效織密企業商標品牌主動防護網。截至今年5月,共立案查處涉商標侵權案件37起。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我市“Tori”“Hanbon”等重點外貿品牌進行商標海外搶注風險監測,助力“淮品出?!?。順利獲批設立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淮安分中心。
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需要完善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作為保障。我市以創建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抓手,提升淮安商標窗口和專利工作站服務效能。深化與南京專利代辦處、省保護中心協同配合,暢通專利優審、專利預審快速審查“雙通道”,加速專利申請授權。聯合市工信局開展2025年度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惠企行動,建立知識產權“政企直通車”服務機制,推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與企業創新發展深度融合。積極采取“專員對接”“一案一策”等方式,為企業提供案情分析、侵權判定和對策建議等維權服務。加大對創新主體、行業機構的監管服務力度,組織召開2025年全市專利服務機構座談會,持續嚴格規范專利申請和質押登記等行為,確保知識產權產出量質并舉,轉化運用精準規范。